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这份恩情,朕记在心里-《家有王妃初长成》


    第(2/3)页

    这个建议贾澜清曾向墨容麟提过,只是苦于没有那笔安置灾民的费用,既然现在史芃芃提出来,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同时他心里也有些触动,他以为史芃芃只对挣钱感兴趣,没想到她把百姓的性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让他对史芃芃的印象有了一些改观,或许她不是奸商,是个有良心有大义的商人。

    他也出自肺腑的道了声谢,“多谢皇后鼎力相助,这份恩情,朕记在心里。”

    史芃芃笑道:“开仓布粥是行善,史家商号可自行承当,但其他的开支,就算皇上借臣妾的,到时侯要还的哦!”

    她说的到最后一个字,尾音向上扬,有点娇俏的意味,墨容麟心里像有片羽毛极快的划过,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从心底漫上来。

    “当然,”他咧笑一笑,“朕不会白使你的银子,会还的。”

    史芃芃写了封信让人送去给史莺莺,要她联络受灾地区的商号开仓布粥。

    史莺莺接到信,知道小皇帝终于向史家商号伸手了,但这是天灾,闺女开了口,她也没办法坐视不理,把事情吩咐下去,史家商号的人办事效率极高,短短几天,灾民就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安置,上临安城来的灾民明显少了,飞往墨容麟案头关于救灾奏折也少了些。

    墨容麟暗暗松了一口气,眉间舒展了不少。

    他坐在书房里凝神,半响,从案台最底下抽出那个小黑本,翻到最末一页,把这次史芃芃的功劳记下来,他是个赏法分明的人,功与过都会如实记录下来,以过处罚,论功行赏,一样都不会缺。

    接下来的日子,史芃芃总会冒出一些关于赈灾救灾的奇思妙想,跑去与他商量,准确的说是与贾澜清商量,两个人坐在一块,喝着茶,聊着那些办法的可行性,商量好了,便一齐抬头看着他,等皇帝拍板。

    他们商量的时侯,他多半是不掺与的,但会竖起耳朵听,心里默默的认同,等他们望向他的时侯,他便故作深沉的思考良久,余光里,史芃芃总是睁大了眼睛,一脸盼期的等着,像一个等着受夸赞的小姑娘,让他不忍心拒绝,当然,他也不会拒绝,因为他们的建议合情合理。

    有时侯,他觉得有些奇怪,东越的祖制是后宫的女人不得参与朝政,可这段时间,史芃芃频频为了赈灾救灾的事跑来大谈阔论,他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大概是因为用了她的钱,心里有点底气不足,也就随她去了。

    慢慢的,她来得少了,他还有些不习惯,就像一个经常问政的大臣突然称病告假,让他觉得书房里少了一个人,心里空落落的,问贾澜清,“皇后这几日为何不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