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安排;第一个电话-《我的回塑人生》


    第(2/3)页

    这就好比我也是去年才知道的谭家,他们起点高首先是因为小蔓的爷爷早在建国以前就替国家出生入死过,然后小蔓的父母辈也很努力,这才让她一出生就可以锦衣玉食;小蔓也很努力,包括她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乃至她不选中大选深大的一些出发点,到去年你也知道的,没本事谈不下来百亿合同单。”

    一气儿说完,周钰几无停顿,又说:“所以,我从听到这些道理,见到一些实际情况后,就有了些简单想法,我在鹏城有一份薪水领先绝大多数同龄人的工作,你再在我的肩膀上向前走一走,或许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有相对较好的起点……如此而已。”

    “当然,这些想法在去年你很迅速的挣了钱,跟小蔓合作开了公司,身家像是坐火箭一样水涨船高后,我也是放了下来,去思考我自己真正想要的。”

    “现在你特地郑重其事的问我,我当然会有一些或许看起来并不成熟、角度不够高的思考。”

    安心听周钰说完她的这些想法,周宽努力的挤出了柔和的笑脸:“道理对不对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们确实部分看到过事实情况;反正现在相对于通俗情况来讲,我已经是一蹴而就的功成名就了,所以不需要每个人都为老周家作出……牺牲。”

    “尤其是你。”

    “我很郑重提这件事,与你理解的原因不同,是这份现在都特别不完善、特别空泛的长远计划目标实在远大;如果你志在金钱名利,那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参与进来,至少可以让你面对所有物质问题都能从容以待。”

    “虽然你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与金钱名利都没多大关系,但并不影响你从容面对物质问题。”

    “这么说吧,任何一个普通人哪怕只跟着闻闻味,起码都能有个一辈子衣食无忧。”

    “我还是那句话,有我在,你有无所畏惧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底气。”

    周钰:“哦。”

    一眼就看出来周钰其实听得懵懵懂懂,周宽微笑着解释:“鸿鹄有个很小的金融部,其架构和经营范围类似于银行理财投资管理,同样可以对外吸收客户资金用以金融层面的投资,一般是期货、基金之类的产品;

    现在除了内部分配给部门的资金外,用户不多;

    我借给你一笔五百万的本金去开个户,以后有多余闲钱也可以每月定期转进去,等着分红就行,一般行业内是8%左右的年化收益,金融部之前的收益是120%。”

    “是完全符合规则的玩法,现在甚至很少在国内市场忙活,都是外币市场。”

    周钰:“哦。”

    她对这方面其实懂得不少,金融她是懂的,120%收益率是什么概念她也明白。

    不过她也清楚,周宽都安排好了,她照做就行。

    老实说,之前周宽也只是为了方便鸿鹄起步资金盘大一些所以搞了个金融部,但他对未来十年的信息差优势实在太大,哪怕他对金融再不感兴趣,随便漏点东西都够金融部按规操作挣得钵满盆盈。

    甚至周宽都快忘了这个部门,反倒是昨天跟谭晓蔓磋商的那两个多小时提到过这个金融部,然后又提到说哪怕是象征性的,也应该部分对外,这才顺便谈了一些安排。

    其中就包括谭晓蔓、赵康的私房钱开户,周宽从草台账上提现了一部分现金开户,自然也包括周钰的这个部分。

    一切都是合理合法的。

    毕竟基金经理人都可以买自己管理的基金,没道理他们一些当老板的不能让自己公司的金融部门管理一下资产,金融部的人操作还是很专业的。

    比起外面的妖艳贱货,周宽显然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不过……这里面倒是真有可以操作的部分,金融部还真是可以轻易发展成利益输送的东西,甚至能做到各个角度都毫无问题。

    因为,金融部本就是对所有用户资金一视同仁的管理!

    无非是周总的眼光使得收益率实实在在可以称之为利益输送。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个体系大佬勤勉工作一二十年,家里有百万存款的积蓄,嗯……这是合理的,因为到了一定级别衣食住行都是公家提供,每月总共可能过万的合理工资是真花不出去;

    一天,这位的夫人看到了鸿鹄金融部的广告,觉得鸿鹄金融部真不错,可以拿家里的积蓄获得点基础理财收入,好巧不巧,鸿鹄金融部的起投门槛就是百万,于是这位夫人一咬牙一跺脚将钱交给了鸿鹄金融部管理,然后……

    因为鸿鹄金融部基础收益率起步就是50~60%,甚至有时单日收益率200%,这位刚好碰上了丰收期,投进去的钱在短短一个月内翻了很多倍,主要有时候是连本金带收益一同翻倍的那种操作,就算它1个亿吧。

    偏偏这个丰收还来源于国际期货、基金的市场风云变化,就大家都挣了钱,无非是鸿鹄金融部入场出场的点都还不错,甚至都称不上妙到毫巅。

    所以,谁敢说这一切不合理?

    所以,谁敢说利益输送?

    项目?抱歉,鸿鹄不需要外来项目啊,就没做过这种东西。

    关照?鸿鹄可是全国知名的明星企业,到哪不享受点关照?

    反正昨天周宽跟谭晓蔓顺着话头聊起这个时,周宽心里莫名觉得他似乎无意中窥探到了某些巨头企业的一些操作。

    因为他印象中某些巨头企业是一次又一次的用噱头坑了不少人,导致公家资产流失、大量民众财富打了水漂。

    比如一个叫农村淘宝的东东,比如一个传闻高达千亿的共同富裕项目,又比如一个叫蚂蚁的东西……咳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