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立场-《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2/3)页
“如此做派,和以前那些庸官有什么区别?还是说,你赵胜根本不在乎那些女子的死活?”孔斌沉声问道。
如果按照赵胜所说的去做,最后只能抓到一些来不及逃走的罪犯,而真正的主谋,必然已经逃往其他国家,甚至有可能现在已经逃跑了。
届时赵国便可以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民心,因为赵国不会让底层人知道大部分人贩依然在逍遥法外,赵国只会让他们知道朝廷抓了多少人贩,立了多大的功勋,解救了多少人。
至于那些在欺凌中死去的女子,依然在饱受欺凌的女子,没有人会在乎,不要指望高高在上的贵族能够和在土里刨食的泥腿子感同身受,这是不可能的。
刀不砍在自己身上,永远不会感觉到疼,只要被拐卖的不是贵族子女,贵族想的永远是‘从大局考虑。’
但是孔斌绝不同意如此,孔家虽然诗书传家,但是并不富裕,孔斌从小便尝遍了人间疾苦,对底层百姓有着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除此之外,儒家的‘仁’绝对不是只对贵族的仁,而是一种平等的仁,能够包容所有人的仁。
就像当初孔子所说的那样,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
“但……被拐卖的毕竟是卫人。”赵胜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这个办法只是在和稀泥,但他是赵国宗室啊,必须要为赵国的名声考虑。
如果这件事被揭露出来,赵国、乃至卫、齐、魏三国历代君主,都会遭受谴责,这件事甚至有可能被记在史书上。
当然,被骂的最狠的肯定是卫君,谁让他身为一国之君,无法庇护自己的子民呢!
“卫人就不是人了?”孔斌勐然走到赵胜面前,面色铁青,衣袍在内气的鼓动下高高撑起,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之意。
“卫人是人,但不是赵人。”赵胜苦笑道,“我赵国有义务保护国人,但没有义务保护卫人。那些人贩子固然可恨,但是卫国官府又何尝不可恨?如果不是卫国太过弱小,卫国官府的不作为,怎么会让人贩子猖狂到这种程度?”
“既然你知道人贩子可恨,那就应该让他们受到相应的处罚。另外,你赵胜就敢保证被拐卖的无一是赵人?”孔斌沉声问道。
“不敢。因此我赵国不能什么都不做。”赵胜摇了摇头。
“大王,臣建议立刻遣使至齐卫魏三国,说明情况,然后以我赵国为主,三国为辅,派遣四国特使,联合督查此事,务必将所有罪犯全部捉拿归桉。”孔斌不再和赵胜争执,而是看向赵括。
他明白,就算和赵胜一直争执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因为双方立场就不同。
而且真正做决定的人是赵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