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启程-《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


    第(2/3)页

    粮食低产,丰源产出的粮食只够负荷本城的百姓,为此,她斥巨资和陇西的粮商买了几百万石的粮食。

    但是对于一整个州府的百姓来说,两百万石粮食撑一时可以,却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当大片的土地都种上甘蔗之后。

    于是李素商又一次将视线看向了徐州,徐州虽然离莱源府更远一点,但是与惠州接壤,而且地势平坦,土地辽阔,且境内又徐水河经过,是难得的粮食之乡。

    而且作为曾经屯粮最多的城市,它经受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叛军的劫掠,如今也已经满目疮痍。

    因此,土地的价格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即使当时李素商已经因为高价买了太多粮食,手上没什么闲钱了,但她还是咬咬牙,通过各种渠道筹到了钱,买了三个庄子。

    她对于当下的粮食产量十分深恶痛绝,于是拼着歉收的风险,专门拿出一个庄子培育筛选新种。

    整整三年,产量足足翻了一番,其实并不是产量增加了多少,只是原来的基数小而已。

    良种的培育非一时之功,李素商只是把原理大概地教授给了弘乐书院的学生们。

    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学生们废寝忘食地泡在那个庄子上,每天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拿笔记录着什么。

    今年新种植的三号种是目前筛选出来的遗传稳定的几个种子中结出稻粒最饱满的,虽然也有结穗更多的二号品种,但是稻粒干瘪,反而不如三号。

    李素商知道这件事,让负责这件事的学生们尝试将二号和三号杂交,培育新品种,再筛选出抗倒伏等矮株品种,但是这就得等时间沉淀了。

    或许几年之后在这群人的努力下,水稻产量会更上一层楼。

    后来李素商扩大了各厂的规模,在徐、惠二州内也开建了大量工厂,带动了二州繁华的商业,吸引了许多流民在此安家,也同样吸引了许多嗅觉灵敏的商人们。

    至此,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促进之下,李素商的商业版图不断向周围蚕食。

    颍中郡算是个繁华的大城,虽然当时有叛军刘长来的部队曾作乱,但因为收服的简单利落,所以未伤筋动骨。

    李素商便把玉扣纸的首秀安排在了这个城市,玉烟斋这个店也是在这里最先出现的。

    颍中是锦绣江南,也是在这里,玉扣纸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二尺玉”、“三两雪”等文雅的别称便是从某位才子的口中出现的,至于这称号的传开背后有没有李素商的手笔,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