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去国外学钻木取火?-《交易千年后,开局百万桶石油》


    第(2/3)页

    “我很想看下这么新奇的思路是怎么实现的。”

    所有人的意见几乎都很一致,要留。

    和探索领域新知识,短时间就可以在学术上形成重大提高相比,多留半个月真的是无足轻重。

    “导师,我能问一下吗,这些知识解读是哪里分配的啊?”朱列这时发出这样疑问,也正是所有人的疑问。

    导师点点头,道:“是航发研究院安排给各高校的,我们拿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航发研究院。”朱列念了一句,如果不出国,他们未来的工作单位很大可能就是航发研究院下属的606所、608所这样的单位。

    他对这些单位以往的传统认知都是相比国际先进水平是非常落后的,也就是在刚起步阶段,所以他更想追求的是国外那些更高端更先进的技术。

    但今天看来,如果航发研究院的知识技术体系都已经达到了这种地步,那自己所谓去国外了解和学习最先进技术,想着有机会瞻望或者攀登行业顶峰的意义何在?国内就是最先进的啊。

    朱列动摇了,他想要更深入地参与和了解一下,所以虽然他处于本科阶段导师只是顺带喊他一下而已并没有指着他留下来,但他依然主动请缨道:“导师,我也要留下来。”

    而此时不光是他们高校,众多航天或相关领域顶级高校的导师和学生都接到了这样的任务,去解读整理全新技术相关的资料。

    “这太牛了吧,还可以这样设计。”

    “跟我们课本上写的完全不一样啊。”

    “别说课本了,我看过前沿的一些学术期刊,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或者构想也达不到我们手里技术资料能够实现的这种程度。”

    “这是哪位大神想出来的啊,感觉要领先整个世界十年啊。”

    “别说了,我本来还想着国内水平落后,打算出国研究研究的,现在真的考虑考虑了,国内都用上打火机了,我去国外学钻木取火还有没有意义。”

    在整个高校体系权利配合的情况下,资料解读组合的速度也很快,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而紧接着,就是择选相关教授,集中的对于人员的培训。

    航天研发院院长陪同江凡到院里一间教室后排听课,某知名的大学教授正在台上,绘生会色地给地下院里的研究员、工程师进行着讲解。

    教授毕竟是有专业功底的,很多晦涩难懂的知识,他们简单用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便让下面上百号人立马茅塞顿开。
    第(2/3)页